聚酯纖維與其他纖維混紡織物中的禁用偶氮染料,以現(xiàn)有的標準方法檢測,由于使用的標準不同其含量將被分開表示,所以結果不能全面地代表織物中的禁用偶氮染料。本文通過對織物的連續(xù)處理,使其中的染料均被分解,所得結果更加接近真值,而且操作簡單,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工作量。
偶氮染料是指分子結構中含有偶氮基團(―N=N―),且與其連接部分至少含有一個芳香族結構的染料[1]。它具有價格低廉、色譜齊全、上染率高等優(yōu)點,因此在染整行業(yè)中廣泛應用。但是某些偶氮染料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能被皮膚吸收并分解,分解出的致癌芳香胺會使人體的DNA發(fā)生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最終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fā)癌癥[2,3]。鑒于這類偶氮染料的巨大危害,自1994年7月15日德國政府頒布禁用部分染料法令以來,這類偶氮染料已被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立法禁止使用[4,5]。目前對于紡織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方法主要有EN 14362-1:2003[6]、EN 14362-2:2003[7]、GB/T 17592―2006[8]和GB/T 23344―2009[9]等。對于與聚酯混紡的紡織品,歐盟標準規(guī)定兩種方法均要做,雖然可以對被檢織物進行全面檢驗但是數(shù)據(jù)不能代表織物分解的芳香胺量的真實值;而我國國家標準中沒有明確提及此類產(chǎn)品是應該采用一般方法還是需要抽提剝色,目前國內(nèi)一些實驗室的做法是通過所檢紡織品聚酯含量的多少進行方法的選擇,這種做法既不能對被檢織物進行全面檢驗,所得結果也不能代表織物分解的芳香胺量的真實值。
本文通過對方法的改進,使其適合聚酯混紡紡織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既做到全面檢驗,所得結果又能代表織物分解的芳香胺量。
1 試驗部分
1.1 試驗儀器
6890N/5975C型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美國安捷倫);BS210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H.H.S4型數(shù)顯式電熱恒溫水浴鍋(滬粵科學儀器廠);2150TH型超聲波清洗器(上海安譜科學儀器有限公司);RE-2000A型旋轉蒸發(fā)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H2-Ⅲ型循環(huán)水真空泵(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硅藻土液液萃取柱(迪馬科技);HBC-24染色小樣機(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薈寶染整機械廠);TC-15電熱套(海寧市華星儀器廠)。
1.2 試驗試劑
叔丁基甲醚(色譜純,美國Tedia Company);二甲苯(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醇(一級色譜純,天津市四友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檸檬酸鈉緩沖液(0.06mol/L,pH=6.0);連二亞硫酸鈉溶液(200g/L,現(xiàn)配現(xiàn)用);氯化鈉(分析純,上海試四赫維化工有限公司);氫氧化鈉溶液(20g/L);芳香胺標準品(德國Dr.Ehrenstorfer GmbH)。
1.3 試驗方法
1.3.1 樣品制備
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剪成合適大小后,從中稱取1 g(精確到0.01 g),用無色紗線扎緊后放入萃取裝置中,加入25 mL二甲苯抽提45 min,抽提液冷卻后在旋轉蒸發(fā)器(60℃)中低真空旋轉蒸至近干,殘余物用2mL甲醇溶解并轉移到反應器中,將抽提后的樣品剪成5 mm×5 mm的小片,一并放入反應器中。
由于聚丙烯類纖維會被二甲苯溶解[10],故本方法不適合含有聚丙烯類纖維的紡織品。
1.3.2 還原裂解
向反應器中加入15 mL已預熱到(70±2)℃的檸檬酸鈉緩沖液,將反應器密閉并用力振搖使試樣浸潤,將反應器置于超聲波清洗器(70℃,40 KHz)中30 min,使織物充分潤濕。向反應器中加入3 mL連二亞硫酸鈉溶液,立即密閉反應器并振搖,將反應器放入70℃的水浴中保溫30min,取出后2min內(nèi)冷卻至室溫。
1.3.3 萃取與濃縮
將萃取液倒入硅藻土液液萃取柱中,自由吸附15 min后,用4×20 mL叔丁基甲醚分4次洗提反應器中樣品,洗提液一并倒入萃取柱中,控制流速(整個過程控制在40min~50min),收集叔丁基甲醚提取液到圓底燒瓶中。將圓底燒瓶置于旋轉蒸發(fā)器(50℃)中,低真空下濃縮至近1mL,再用緩氮氣吹掃叔丁基甲醚至近干。向濃縮后的樣品中加入2 mL甲醇溶液溶解殘留物,該溶液用于GC-MSD分析。
1.4 分析條件
1.4.1 氣相色譜條件
Agilent DB-5 MS色譜柱(30m×0.25mm×0.25μm);進樣口溫度:250℃;傳輸線溫度:280℃;升溫程序:60℃(1 min)15℃/min 150℃(3 min)20℃/min 200℃(1 min)15℃/min 230℃(2 min)10℃/min 260℃(4 min),后運行280℃(3 min);載氣:氦氣(純度>99,999%),流速:1.0 mL/min;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進樣量:1μL。
1.4.2 質譜條件
離子源:EI(電子電離源);電離電壓:70 eV;離子源溫度:230℃;四級桿溫度:150℃;掃描方式:全掃描;質量掃描范圍:50 amu~500 amu。
1.5 計算
本方法采用外標法定量,結果按公式(1)計算
(1)
式中:
Xi――試樣中芳香胺i的含量,mg/kg;
Ai――樣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積;
ci――標準溶液中芳香胺i的濃度,mg/L;
V――樣液的最終體積,mL;
Ais――標準溶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積;
m――試樣質量,g。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由于樣品難以集齊,故選取本實驗室常檢出的對氯苯胺、聯(lián)苯胺和3,3-二甲氧基聯(lián)苯胺為代表進行試驗。
由于4-氨基偶氮苯的檢測方法有所不同[9],故本文所介紹的方法不適用于4-氨基偶氮苯的測定。
2.1 聚酯織物試驗
稱取100%聚酯纖維的同一樣品兩份,一份按照標準EN 14362-1:2003進行試驗,另一份按照標準EN 14362-2:2003進行試驗。結果見表1。
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聚酯纖維樣品不經(jīng)過預處理很難將其中的芳香胺分解出來,甚至不會被分解出。
2.2 非聚酯織物試驗
稱取不含聚酯纖維的同一樣品兩份:一份按照標準EN 14362-1:2003進行試驗,另一份按照標準EN 14362-2:2003進行試驗,結果見表2。
試驗樣品纖維成分包括:棉、粘膠纖維、桑蠶絲、錦綸、氨綸、羊毛和腈綸,既有單組分織物又有混紡織物。
由以上試驗可知:非聚酯纖維樣品經(jīng)二甲苯抽提后,其抽提液不能把樣品中的染料剝離,樣品中的芳香胺不能被完全分解出甚至不能分解。
2.3 聚酯混紡織物試驗
稱取可分解芳香胺量已知的聚酯纖維試樣和非聚酯纖維試樣,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別按照EN 14362-1:2003、EN 14362-2:2003和本文所介紹的方法(以下簡稱本法)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由以上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檢測聚酯纖維與其他纖維混紡的樣品時,僅使用一種方法檢驗,會導致某些芳香胺檢測不出或某些芳香胺的檢出量比實際值低;當聚酯纖維和其他纖維中染料可分解為相同的芳香胺時,其結果不單純是標準中所提供的兩種方法的加和,加和結果往往比實際值大。這是由于在進行試驗時,有部分染料既在EN 14362-1:2003的試驗中分解又在EN 14362-2:2003的試驗中分解,加和結果變大。
3 結論
使用本文所介紹的檢測聚酯纖維混紡織物中可分解芳香胺的方法,不僅全面地檢測了試樣中的染料,而且操作簡單,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檢測結果也更加準確地反映了樣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含量。